含山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教育科研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12-01 12:42:09
幼儿园墙体彩绘墙绘壁画涂鸦的价格多少钱一平? http://www.lanquanys.com/news/jiage/jiage2.html
普京缺席重要会议,已被边缘化?
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举一动都饱受世界的关注。而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的消息称,由于本人缺席了包括东盟峰会、G20峰会、APEC在内的数场国际会议,普京现如今在国际间的交往中,已经遭到了事实上的“边缘化”。
但从实际情况来说,“边缘化”俄罗斯,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既不可能也不合理。
首先,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要衣钵,而苏联恰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,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功臣。这就导致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,就是战后秩序中维护正义和公理的重要一环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。
如果西方国家试图在国际治理体系中摘除俄罗斯的影响力,那么这就是对二战反法西斯成果的一个直接否定,将会直接动摇这些个西方国家存在的法统,可以说是自毁根基。
其次,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出口型大国。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,哪怕在西欧各国拒绝购买的情况下,俄罗斯的油气依旧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,这让俄罗斯在OPEC上有不小的话语权。而我们都知道,石油是一个工业国家的血液,在阿拉伯地区油气即将开采殆尽,锚定货币美元又显得疲软的当下,西方国家,或者说西欧和美国,想要摘除俄罗斯,恐怕没有那么简单。
然后就是俄罗斯在地缘政治稳定上,所发挥的锚定作用。也是由于苏联时期的遗产,俄罗斯在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,一直起到压舱石的作用,以至于哪怕是在苏联解体的时候,都没有发生过核武器流失的恶性事件,西方国家想“不带”俄罗斯玩,是不可能的,倘若俄罗斯真的破罐子破摔,那么所产生的后果,需要全世界来埋。
最后,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,俄罗斯已经习惯于在制裁之下寻求出路,尤其是在经济层面上,俄罗斯已经率先完成了去美元化,开始推行卢布结算石油,直接绕过了西方的金融体系另起炉灶。可以说,俄罗斯并非是现在被“边缘化”,而是早就在西方国家眼中的世界被“边缘化”,但是西方却对此束手无策。
而恰好俄罗斯又背靠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强国,廉价管饱的俄罗斯石油,能为中国产业体系起到一个“托底”的作用,因为世界上的主要交通要道都被美国海军把持,陆路运输显然要安全地多。而这直接打破了所谓的“边缘化妄想”,深入参与到了全球供应链的下游,所谓的“边缘化”,只是西方国家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。
为打败俄罗斯,美国付出巨大代价
而就在CNN鼓吹普京“边缘化”的时候,北约自己却开始了反思算账,并得出美国付出“巨大代价”的结论。据欧洲政策分析中心的消息称,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2022年针对乌克兰的400亿美元援助,同时还要追加377亿美元,其中高达半数已经用来作为军援支出,付出了巨大代价。
报道还提及,特朗普和以他为代表的共和党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,并并认为这笔钱应该花在美国国内,而不是拿过去送给别人。
欧洲政策分析中心却认为,共和党的言论咋看之下挺有道理,但是这一切都是比较而言,美国在2022年的军费达到7150亿美元,援乌金额只有它的5.6%,但是就是这5.6%,为美国的主要对手俄罗斯,造成了重大杀伤,前线俄军伤亡超过10万,装甲车损失超过8000,直接把俄军的原始战斗力打没了一半。
但是如果是放在和平时期,用于针对俄罗斯的“特别经费”,第一批次的投入,恐怕要超过1500亿,效费比远远跟不上。
同时,俄军在前线的装备大量损耗,会倒逼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更新,进而在一场热战中隔空引发“军备竞赛”,直接拖垮俄罗斯本就不太好的经济,可谓是一箭双雕。
但从事实上来说,打垮一半俄军的论调,不能说离大谱,那也得是胡说八道。虽然现如今俄军在战场上局势不容乐观,但这是基于战争模式所决定的。现如今俄联邦军队缺乏信息化装备,所以在态势感知上要落后于乌军,导致动态化的攻击作战中往往讨不到好。
但现如今,东乌四州已经走完政治程序,公投加入俄罗斯,这就意味着俄军只需要守住这些核心领土,通过大量的炮弹覆盖前线,加上巡航导弹攻击后勤节点,强行将乌克兰拉到同一水平线上较量,换句话说,现在才是俄罗斯的主场。
并且,从双方交战至今,俄军所投入的总兵力撑死了也就是20多万,如果真按照美国人说的那样,杀伤了10万部队,那么前线所发生的应该是一场停不下来的大溃退,而非是现在的有序撤离,从事实上来讲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。
实际上,如果单纯看这个欧洲政策中心的“算账”,非常冷血的忽略了一个因素,那就是乌克兰的兵力损耗,而是单纯通过简单的算术问题来证明援乌的“值钱性”,普京那句西方国家的“耗材”还真没说错,他们的报告里甚至都不愿提及乌克兰士兵一嘴,实在是太讽刺了。而且通篇说“值钱”,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美军本身的影响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美军对于国会的吃拿卡要捞回扣,可谓是毫不掩饰,典型案例就是几十万一头的“研究型山羊”。
而现在,他们却想借乌克兰的战事胜利,来削减美军的经费,恐怕会触怒五角大楼高层的核心利益,而他们正是决定乌克兰战事走向的重要依仗。
在近半年来,乌军为了向美国国会展示军援的“值”,发起过一系列反击,在哈尔科夫、赫尔松南北两个方向取得重大胜利,但他们打的太顺了,并不符合美军所寻求的“可持续化战争”思想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在未来几个月内,乌军恐怕会遭遇重大失败,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,因为在前几天的波兰导弹袭击事件中就已经证明了一件事,乌克兰可能是好用的棋子,但不是特别听“美国爸爸”的话,让整个北约下不来台,所以,是时候让泽连斯基吃点苦头了。
风水轮流转,拜登接受中国大国地位
俄乌冲突的事实已经证明了,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无法支撑起普京的愿想,用大号加油站也不为过,除了庞大的核武库,难以对美国构成实质性的威胁。所以美国的目光,再次转移到了中国上。
据台湾媒体的消息称,中美高层的会晤,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奠定了基调,有效避免了极易陷入热战的“修昔底德陷阱”。同时这也可以得出,美国在对华态度转变上的几个定论。
第一点,美国接受了中国的“大国地位”,并且愿意中国参与到世界的治理当中。
第二点,拜登政府承认了东西方由于文明的差异性,所导致的发展路线差异,不在以所谓的意识形态来“分阵营”
第三点,美国执政当局会放弃操弄台湾问题,同中国进行“和解”。
第四点,美国国会可能会更大胆地进行政治冒险,在台湾问题上拎不清。
这几个结论很容易理解,在冷战结束后,美国依靠冷战中期提出的新自由主义构建了现如今的国际秩序,并在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占据上游,通过作为锚定货币的美元和石油,担任了老大哥的角色。
这就使得美国在长期以来,对中国的崛起十分抗拒,害怕挑战到现有的国际体系,这也是为何特朗普时期,美国大搞贸易战,在拜登时期,拉上盟友喊出“系统性挑战”。
但这几年中国已经用事实证明了,中国无意争夺全球霸权,无意改变现有国际局势,美国的敌意是典型的“被害妄想症”。而现在拜登总算是回过神来了,开始寻求拉拢中国,补充美国在全球治理上的薄弱之处。
这也是此前有台媒提出的G2“二国集团”的理论基础,这是在联合国P5,也就是联合国五常体系下的追加补丁。
而美国国会的政治冒险可能性也可以预料到,在今年中期选举上,参议院被共和党纳入麾下,佩洛西遭到了“开除”,而新任的共和党党鞭凯文·麦卡锡,在之前就有表态过,为了对应佩洛西的窜访行为,也要前往我国的台湾地区,这是美国两党政治的一种体现。
为了自己党派的政治资产,枉顾两国领导人在改善关系上的努力,如果你提出质疑,他们就会给出“那又怎样的”的回答,因为中美关系如果因为这件事恶化,那也是作为执政党的民主党背锅。对共和党来讲,这反而是对敌对势力的一次重大打击。
“台湾牌”已经让美国觉得烫手了
当然,从事实上来讲,放弃从官方层面上,来干涉台海局势,对于美国来说显然是个最好的选择。我们都知道,任何政治手段,或者说政治武器,都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,而现在台海地区,各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上,哪怕日美韩加起来,恐怕都难以干涉到我国的统一进程,反而可能把几十年的经营全部送光,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,细水长流吃空饷,才是亚太美军最根本的价值。
而且一旦中美两国,发生直接冲突,演变成核大战的概率,几乎就是100%,为了这么点不太光彩的政治资产,把整个美国,乃至整个世界都拉上去垫背,除非美国高层吃错药了,否则不可能做出这种决定。
因为哪怕是在俄乌冲突中,前几天的这个俄制导弹袭击波兰事件当中,北约各方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,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各国,导弹就是乌克兰打的,避免触发北约协防条约第五条,不是说打得起打不起的问题,是能不能打,该不该打的问题。
从这些信号其实也可以看出,美国在台湾问题上,已经很累了,既要在面子上维护所谓的“盟友体系”,又不能破坏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机会。中国古代有句老话,当断不断反受其乱,美国现在在台海问题上就是这个样子。
美国每年批准的所谓“防御性”武器,到时候能起到多少作用,美国人比台湾人还要门儿清,而且不比接壤波兰的乌克兰,台湾是一个岛,这就意味着任何外部势力想要干涉,首先你就得处理掉外围的中国海军封锁圈,但这就会让中美两国直接爆发军事冲突,而美国也没有把握能够赢下这种冲突,曾经耀武扬威的第七舰队,反而成了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的鸡肋。
从本质上来说,美国对华关系上的转变,嘴上虽然说搞什么G2之类的东西,但东西方文明的内涵存在根本差异,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,但路线之争却极有可能出现,谁的发展道路更好,思路更清晰,就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强的影响力。
而在其中,二者又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合作,这就是拜登在中美关系上,说了好几年的“激烈竞争态势”。不过依旧需要警惕的是,硬刀子不会来,软刀子要当心,俄军的表现,会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加码,实施更加激烈的地缘战略压迫,就像几年前的“萨德”一样,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,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,因为这种斗而不破的相持阶段,会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,而变得更加的平衡。
现在的中国虽然没有全球争霸的想法,但依旧需要“走出去”,维护海外地区的利益所在,同美国或者美军的交流,会愈发的频繁,这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不小的好消息。